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发新帖

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10-16 06:13:12 | 查看: 6| 回复: 0
  
  十五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几代以来的大国崛起,使对制海权的控制成为大国争霸的重点。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内向型陆地国家,新兴的海洋国家均以控制海洋作为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但是考究深层次的原因,这些国家无疑都是陆地面积狭小,难以向内地发展,而扩展海权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海外殖民地。换句话说,控制陆地-----仍然是争夺海洋的目的,毕竟在人类进化到可以向海洋移民以前还是不能离开陆地生存的。如果说15~20世纪以前是海洋的世纪。那么风水轮流转,21世纪,人类将重回陆地的世纪。因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世界性大国俄罗斯、中国、巴西等全部都是大陆国家,世界最主要的舞台仍然是欧亚大陆。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进步,贯穿欧亚的大动脉已经可以和海运媲美,以陆制海也逐渐变为可能,亚欧大陆的联系日益紧密,这也是中国不断加强与亚洲腹地贸易,深化上合组织内部关系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两条丝绸之路的控制,即重新夺回对路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并保证在太平洋的航行自由。
  在此背景下,我越发的感觉到北京愈来愈不适宜做中国的首都。从国际战略博弈上考量,当初北京被选作新中国的首都时是基于以下原因考虑的:北京为元明清三代帝都,有历史积淀;临近苏联和东北工业基地,便于就近组织经济建设。然而北京作为首都的窘境在中苏关系破裂时就已经十分突出,当时驻扎外蒙沿线的苏军铁流只需几百公里,就可兵临北京城下。时至今日,北方的威胁虽然解除,但东部来自海上的威胁却变得日益明显。首先,随着美国的战略东移,与传统盟友日韩的军事联系必将日益密切,名义上是针对朝鲜,实际的假想敌明显是中国,这无疑会对中国增加更大的压力;其次,朝鲜核问题仍然是远东最为敏感的火药桶,没有人知道何时何人会将它触发,半岛南北关系紧张,一旦韩国过分刺激朝鲜,很可能引发半岛的全面战争,此时如果美军干涉,我们只能组织第二次抗美援朝,临近战区的北京变得十分危险;此外,这一地区集中了中美战略竞争、朝日传统仇视、日韩独岛争端、俄日北方四岛争端、中日钓鱼岛争端,矛盾众多一旦擦枪走火,这些国家的远程导弹都可以覆盖北京。这些充满互相矛盾的国家中美、俄、中、朝有核武器,韩日有美国提供的和保护伞,部署有战术核武器,日本只要需要,以它的技术和核储备一夜之间便可以拥有核武器。可以说,如果爆发核大战,北京将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一旦北京遭到核打击,全国必将震荡;再者,在未来海峡两岸关系紧张,我们不得不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时候,台独分子很有可能孤注一掷,袭击北京、上海、甚至三峡大坝(这个已被证实,台湾当局由此计划)这样的有价值目标武力拒统。如果这样的话无疑会增加收复台湾的成本。再者说,一个大国的首都被袭击,在国际上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而且我们还不排除美日干涉,俄、印落井下石的可能。美国航母曾进入黄海炫耀武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甚至整个华北都处在美军舰载机的打击范围之内。因此,在不确定将来会不会发生战争的情况下继续将国家的心脏部位暴露于潜在敌人飞机、导弹的打击之下是十分不明智的。北京历来被称为“天子戍边”,如今的战略威胁相对于古代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不知要危险多少倍。清朝两次被外敌攻破首都,不得不屈膝投降,与它首都靠近沿海不无关系。如果首都在西安,坚持斗争,全国抗战,如国民党迁都重庆一样,也许结果就不会是这样。这样的教训应该吸取。
  从军事资源的部署效益上讲。为了防卫北京,我们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三大舰队实力最强的北海舰队,有着中国最先进的现代级军舰和核潜艇因为要驻守京畿的缘故不得不场长期停驻渤海。不能对东海方向的日本、台独、和南海岛争形成强有力的威慑,白白浪费资源。战斗力强悍的38、39军也长期驻守北京周围,不能对藏独、疆独势力以有力打击。
  从城市自身来说。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已经超负荷运载,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体育、医疗、通讯、国际交流、金融管理、会展旅游中心,同时承担了如此多的职能,显得“功能过度”,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在环境上,北京及周边地区各类资源都已处于匮乏状态,为维持北京的正常运转需调集全国资源,正如清朝对运河漕运的依赖一样,成为全国的寄生虫。北京在政治上做了60年的首都,官僚气息浓厚,各派系错综复杂,行政效率低下,老气横秋。为支援北京的经济建设可以说倾全国之力,全国各省都对其开绿灯,举天下以奉一隅。人口急剧增加,沙漠化顽疾之根尚未剔除;人口过多、迅速膨胀的问题。截至2011年6月底,,全市实有人口总数已经接近2000万,仅次于上海。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京交通堵塞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水资源不足,污染严重和古都的文化风貌遭到严重的破坏。北京曾经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功能高度集中的城市模式使得各地,尤其是沿海纷纷效仿,还加剧了全国城市化布局的不平衡。我国的城市布局表现在城市化方面,沿海和内地有着巨大的差别。东西部差距的拉大,影响国家团结和谐,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沿海地区,尤其是靠近台海的闽浙经济发达地区。因此,为支援中西部的经济建设,配合西部大开发,国都有必要内迁。
  北京多年来占用了国家大量高等教育资源。贫困地区高素质人才本就缺乏,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更加加深了贫困地区文化教育落后的恶性循环。从越来越令人诟病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见一端。这种人为的政策性偏见让我想起了元朝科举制度对蒙古、色目人的照顾,对汉人和南人的歧视,考题难度加大,过程繁琐,而后来却是备受歧视的下等的南方读书人辅佐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漠北,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经济建设从教育开始,然而我国教育制度的狭隘性却大大阻挠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贫困地区经济提升不了,法律意识淡薄,就更加无法脱贫,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北京依赖首都以维持其发展的程度已经达到了让人哑然的程度。长期的政策性照顾不仅不利于自身提高素质发展,反而会加剧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松散。
  如果迁都,我们有古今中外很多国家的例子可以借鉴,不存在法理上的障碍,国家在和平时期迁都也是非常正常的。例如,平王东迁、秦迁咸阳,使封建国家步入正轨,对巩固统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大同迁到洛阳,就是为了加强对中原汉地的控制与开发;金海陵王完颜亮把都称从会宁迁到燕京,也是为了开发中原,汲取中原文化,加强统治基础。他曾经对反对迁都的遗老遗少们训教说:“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益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所以说,如果现在持不同意见的人用什么风水、王气之类的话来反对迁都,那只说明你的觉悟还不如海陵王这个杀人暴君。
  在现代社会也有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尼日利亚的首都内迁阿布贾,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与国内各地区的联系,均衡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发展,减轻原首都拉各斯人口过度密集的压力;坦桑尼亚的新首都多多马,位于国境中部,与全国各行政区的距离几乎相等,交通便捷,既有利于中央政府的政治运作,又便于促进和推动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迁都柏林,将德国的政治中心向东推移了600公里,使德国成为了沟通东西欧的桥梁。也推动了德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巴西南富北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1956年,巴西政府决定把首都从南部滨海的繁华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巴西利亚,改变了国内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首都内迁,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利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地理位置——要么弥补原首都位置过于偏远的不足,要么分散原首都的人口和环境压力,从全国的范围内找一个新的重心,用来平衡各地的经济发展。首都内迁,考虑较多的是政治、经济乃至人口层面的问题,力求通过这种大动作,收到施政更加灵活、经济均衡发展、人口分布趋于均匀等多重效果。但在某些国家,首都的内迁,仍然包含军事上的某种筹划乃至国家安全的考虑。例如柬埔寨迁都,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可以看得出,古代迁都,多是从经济文化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以加强统治基础;现代迁都多是为了治理故都的城市病,向欠发达迁移,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的城市状况与上述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我们还面临强国阻挠和平崛起的重大战略挑战,肩负伟大复兴的战略使命。可以说,比起上述国家,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迁都。
  迁都一定会有很大阻力,但要明白一点,迁都是件利在千秋的事,对近期的微小影响与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来说简直微不足道,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畏惧现实危险。反对的理由无怪乎担心迁都所造成的政局不稳,经济滑坡,害怕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想只要计划周密、方法得当、举措得力,扎实推进、分步实施,不会对政局有太大影响。另外,迁都迁移的只是政府机关和部分相关单位、以及一些外国使馆,不会影响到你们家开的餐馆。所以担心经济滑坡是多余的,相反,迁都对于被迁入地区的经济刺激作用倒是显而易见的。也有一些人可能会提出迁都后对北京城市的定位和北京市民的心理感受的担忧。我想对于迁都后的北京,可以继续维持其经济、文化地位、放开手脚发展经济,成为中国新经济引擎;对于北京人的心理感受问题,要让他们知道首都全国人的首都,不是你北京一地的首都,这点大局观念都没有,你也枉为数十年首都人。
  那么,迁都,前往何处去,是接下来最值得讨论的问题,我认为,为适应未来国家大发展战略而需要,(即加强对两条丝绸之路的控制)迁往关中地区是最理想的选择。一方面,加强与中亚、欧洲的路上联系,避开东部可能的战争风险;另一方面,对当前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对于统筹东西部发展,缩小区域差异意义十分重大。迁往关中地区,因为历史上汉人强盛的王朝都成都在关中,那里有良好的建都条件,六朝古都、气候适宜,水源充足,民风淳朴,锐意进取,又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建都的不二选择。
  此外,还有一个潜在的效益也十分明显,我们都知道一个集体迁入新的办公楼,在一段时间内都呈现出一种十分积极的办公激情,一扫旧日拖沓、慵懒习气,迁都对政府部门也同样有效。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迁都这一契机计进行一次政治体制改革,缩减机构、淘汰冗官、精兵简政、强化职能,以一个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机遇与挑战。
   
   
   
   
   
   
   https://guooufashion.com/

收藏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知共享

GMT+8, 2024-11-24 06:22 , Processed in 0.0302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